下载

长春面向2035年可持续发展空间蓝图揭开面纱

长春看点   来源:彩练新闻

2025-02-20 13:46:49

字体大小:

2月20日上午,《长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-2035年)》(以下简称“《规划》”)在长春发布。《规划》于2025年1月2日获国务院批复,是长春面向2035年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,是长春国土空间保护、开发、利用、修复的政策和总纲。


《规划》实施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统筹发展和安全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发挥东北先进制造业基地、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、面向东北亚开放门户等功能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长春篇章。


《规划》划定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、生态保护红线、城镇开发边界,到2035年,长春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678.83万亩,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215.02万亩;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659.90平方千米;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475.42平方千米以内;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%;2025年用水总量不超过30.20亿立方米。


《规划》对农业、生态、城镇三类空间进行优化。在农业空间,落实建设粮食和农产品生产核心区发展要求,当好国家粮食安全“压舱石”,保障国家农高区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长吉接合片区建设。在生态空间,筑牢西部防风固沙林带,加强东南部大黑山脉水源涵养功能,保护北部松花江生态系统。在城镇空间,构建区域协调、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,提升中心城区服务能级,优化市域镇村布局。


《规划》以山水格局为基础,依托骨干交通网络,完善中心城区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,优先保障重点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,提升区域创新辐射带动能力。发挥大黑山脉和新凯河、伊通河等4条主要河流的内外衔接作用,引导优势产业向西部产业走廊及“四城”集聚。优化中心城区各类用地结构,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。


《规划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品质。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,完善城乡生活圈,系统布局蓝绿开放空间,营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人民城市。彰显城乡自然与文化特色,整体保护吉林波罗湖等自然保护区,提升工业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水平,加强历史城区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,塑造疏朗、大气、开放、通透的城市空间特色风貌。


《规划》依托长春龙嘉国际机场、兴隆综合保税区、长春铁路综合货场,建设长春航空港、内陆港,打造面向东北亚的综合交通枢纽。完善城市对外对内通道,建设安全便捷、绿色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。围绕建设安全韧性城市,统筹水利、能源、环境、通信、国防等基础设施空间,积极稳步推进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,加强洪涝灾害防治,提高国土空间安全韧性。


作者: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柳青
责编:王秋月
二审:孙红丽
终审:刘岸松

如果您有新闻线索,欢迎向我们爆料,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。爆料可关注微信:jlrbgv