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载

品书丨《肘后备急方》,屠呦呦的“青蒿素”从中得到了启发

文旅荟   来源:彩练新闻

2019-06-17 17:51:10

字体大小:

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古籍《肘后备急方》中得到启发,推进了抗疟药青蒿素的发现和研制,由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,受到世界瞩目。这堪称是科学研究“古为今用”的一个经典案例。


《肘后备急方》,东晋葛洪著,约成书于3世纪末。葛洪是中国文化史、科技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,一般被认为是道家的代表人物,同时也是医学家,并称著于炼丹之术,由此也被很多人誉为中国早期的“化学家”。《肘后备急方》最早书名为《肘后卒救方》,南朝梁代医家陶弘景补其缺漏,汇集医方101首,改书名为《肘后百一方》。金代医家杨用道又有所增补,成《附广肘后方》。此书在元代得以雕版刊刻,由此广为世人所知。《四库提要》云其“虽颇经后来增损,而大旨精切,犹未尽失其本意焉。”大抵不错。


《肘后备急方》所辑之方,大多是价廉、易得、简便、制取快捷的单方、验方,能够反映晋代以前的一些医药成就,特别是民间疗法的应用,尤为此书特色。其文献价值暂且不论,其应用于医疗临床的当代价值,我认为至少有两点,值得发扬。


其一,是朴素的治病救人的医学精神。元代段成已为此书作序,说:“医有方古也。古以来着方书者,无虑数十百家,其方殆未可以数计,篇帙浩瀚,苟无良医师,安所适从?况穷乡远地,有病无医,有方无药,其不罹夭折者几希。丹阳葛稚川,夷考古今医家之说,验其方简要易得,针灸分寸易晓,必可以救人于死者,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使有病者得之,虽无韩伯休,家自有药;虽无封君达,人可为医,其以备急固宜。”古代医疗条件很差,“穷乡远地,有病无医,有方无药”,出于这种忧虑,作者编撰简易医方,以求尽可能地减少病痛、救人于死,溯其发心,可谓至仁至善。这种尊重生命、治病救人的精神,朴素而又实在,我们今天读来,依旧感动。


其二,便是“古为今用”的医学研究价值。段成已的序中写道:“华阳陶弘景曰:葛之此制,利世实多,但行之既久,不无谬误。”既然有“利世实多”的部分,则有继承的意义;有“不无谬误”的内容,就更有研究的价值。书中很多民间疗法,我们今天看来不免心生疑惑,但这都可以用现代的方法来实证研究。而书中有的地方,更可以直接给现代医疗以启发,屠呦呦青蒿素的发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《肘后备急方》记载用青蒿治疗疟疾寒热:“青蒿一握。以水二升浸,绞取汁,尽服之。”虽然之前有人用青蒿进行了抗疟药实验研究,但是效果并不明显,于是就把青蒿从抗疟药原料中剔除了。屠呦呦重读古籍,仔细玩味,发现了问题所在——“以水二升浸,绞取汁,尽服之”,关键的一点,在于不能加热。前人用青蒿做的实验,大都把青蒿像普通的草药一样加热炮制,这导致了青蒿抗疟性能的下降乃至丧失。而在不加热的条件下进行提纯,就可以得到抗疟效果非常好的青蒿素,这就是青蒿鲜用以抗疟,“以水二升浸,绞取汁”的内涵和要义所在。中国今天的科学家真正做到了“继往圣之绝学”,正在为全人类的事业作出贡献。


作者: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瑞
责编:姚思琦

如果您有新闻线索,欢迎向我们爆料,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。爆料可关注微信:jlrbgv